Lohas Taiwan

0

艋舺青山宮

愛台灣 2010/03/02

艋舺青山宮,俗稱青山王廟、青山王館。位於臺灣台北市萬華區,為落成於1859年的道教及台灣民間信仰廟宇。自台灣清治時期以來,該廟宇就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宗教信仰中心。1985年因其歷史重要性,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每年舊曆十月廿二、廿三日,為慶祝主神青山王之誕辰,青山宮都會舉行盛大慶典,轟動萬華地區,人稱「艋舺大拜拜」。

2010年2月上映之鈕承澤導演、阮經天、趙又廷主演的一部台灣電影《艋舺》,即在艋舺祖師廟與艋舺青山宮取景。
艋舺青山宮
青山王信仰
青山王,又稱靈安尊王,為泉州三邑人的守護神,不僅有山神、行政神的神格,也頗具司法神的職能,相當於三邑的城隍爺,故青山王配祀有范謝將軍,也常常有出巡、暗訪等活動,主要目的就是明察轄區善惡,緝捕惡鬼凶神。

此神源由,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青山王原名張滾,是三國時代東吳將領,人稱「張將軍」。212年,張滾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頗有治績,因受人民懷念,奉之為神明,稱「青山王」。明代何喬遠的《閩書》惠安縣觀應篇,主此說,認為「青山王」是孫吳的將軍「張悃」。

其二:五代十國中「閩國」的將領張悃,人稱「張將軍」,奉命鎮守惠安一帶,軍紀嚴明、愛民如子,逝世之後屢屢顯靈,因在青山附近建廟祭祀,故尊稱其為「青山王」。明世宗嘉靖時編纂之《惠安縣志》主此說:「青山在縣南,閩時將軍張悃,嘗立寨於此以御海寇。既歿,鄉人廟而祀之,至今不廢。」
艋舺開埠
清朝乾隆、嘉慶之後,以泉州三邑與同安人為主的大量泉州人移民跨海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台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艋舺成為全台灣第三大都市。

之後,在艋舺地區1853年分類械鬥也就是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人,不得不整族舉家遷徙至大稻埕經商,艋舺地區住民從此就以泉州三邑人為主。

而青山宮祭祀的青山王,其實就是泉州三邑人的道教信仰主神,也就是泉州三邑人城市的守護神,一如大稻埕同安人的霞海城隍一樣。故該廟除祭祀青山王之外,還有自縣衙門巡捕審堂體系神格化而來的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及枷將軍、鎖將軍的八將。該八將相傳實為北部八將信仰的起源。

Tagged with:

About Author

愛台灣

已屆40而不惑之年,希望能夠應用自己的經驗,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心力。 因為本身工作的關係,所以在產品整合行銷,網路行銷,電子商務,業務開發,營運管理,與創意發想等領域,都有所涉獵。 希望透過這些經驗,能夠協助台灣319鄉的在地企業,有效的應用新科技,不只將商品行銷出去,擴大營收規模。同時也可以將人潮引導到在地,進行消費,活化地方經濟。 View all posts by 愛台灣 →

Leave a Comment

Login to your account

Can't remember your Password ?

Register for this site!



Too Short Hint: Use upper and lower case characters, numbers and symbols like !"?$%^&( in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