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has Taiwan

0

通往世界的窗口-桃園縣(中壢,平鎮,龍潭,楊梅)

愛台灣 2010/05/03

桃園縣共有13個鄉鎮市,各具特色。
中壢:七所大專院校的學習之城
擁有三十多萬人口的中壢市,一直以來都是客家重鎮,就地理位置而言,可分為幾塊區域發展:龍岡、工商繁榮的市中心、接近桃園市的內壢。
龍岡大操場曬著幾部坦克,往龍岡路前行,圓環中央塑著步兵奔跑的銅像,提著步槍,戴著鋼盔,陸軍第六軍團的駐地在這,多少這樣的軍人在中壢成家,軍人多、軍眷也多,軍人團結與重道義的本色成了中壢居民的特殊性格。
「我們這裡,只要一通電話,馬上可以感受到弟兄們的溫暖和義氣,」一位常務理事這樣說。
中壢,一個充滿學習力的市鎮。
由教育部主導推廣的學習型社區行動方案,在桃園縣就選擇了濟世功德協進會所在的龍平里率先開辦。不論是讀書會種籽培訓或社區通訊編採人員研習班,還是日語班、電腦班,居民的參與度都很高。
原名「澗仔壢」的中壢,川流過市的老街溪與新街溪像是血管一樣,充實著中壢的學習神經,一日不歇。
平鎮:一個練習說故事的城市
每個星期一、三、五的早上,平鎮義興國小的小朋友都在故事中開始一天的學習。
「讓平鎮成為一個會說故事的城市」,這是「義興里說故事媽媽團」每位成員的夢想。
身材清瘦,臉上始終掛著笑容的黃麗惠便是這段「故事」的主角。小時候常希望自己能擁有一本安徒生童話的她,因為家庭環境並不理想而落空。所以「塑造第二個童年」便成了她的心願。
平鎮除了是「說故事媽媽」的發源地之外,也是全台灣第一個開辦社會大學的地方。
平鎮,舊稱「張路寮」,是防衛的守望地。「寮」的設置,使得地方漸安,所以稱為「安平鎮」,民國九年,去掉「安」字,改稱平鎮。
平鎮,正如其名,予人安居樂業、平靜無憂之感。
在台灣鄉鎮中,第一個懂得為孩子說故事的地方——平鎮,正在社會教育的舞台上譜寫著自己的故事。
龍潭:探訪後花園的驚喜
依山傍水,龍潭自古風景清奇。清初漢人移民,發掘鎮中心一口面積廣達四萬五千坪的潭水,是地名的由來。原先水面蔓生野菱,故名「菱潭陂」;農業時代一次大旱災祈雨成功,一位地方的老農稱夢見黃龍自潭底石穴冒出,自此改名龍潭陂。
外地人總脫離不了此地旅遊業發達的印象。北二高龍潭交流道下來,沿路盡是「小人國」、「六福村」、「石門水庫」的指標,還有「活魚三吃」的各式餐廳。
隱藏在龍潭大規模旅遊景點背後的,其實是刻苦、沈默的茶農家庭;還有就是鉛灰色,無處不在的軍營。
事實上,龍潭的確遺留了很多文化寶藏。《漢聲雜誌》的資深編輯黃永松,雖是大溪人,多年來在龍潭做田野調查,訪查耆老,發掘了客家古蹟「聖蹟亭」,經過系列報導,引起竹科龍頭企業——台積電的重視,進而認養聖蹟亭,使龍潭吸引全國目光。
楊梅:最現代、最傳統和最自然
來到楊梅市區,大華街一帶被稱為老街,從過去至今一直是楊梅的政商中心所在,也是楊梅鎮發展史上最重要的區域。現在大華街上的衛生所,門口有一排未生青苔的灰色台階,「這台階以前是火車站的,」楊梅鄉土歷史第一把交椅的黃厚源老師說。民國十五年鐵路改道,楊梅火車站搬到新建的大成路上,市街的發展開始產生變化,就此分成新街與老街。
再來到埔心市區,埔心車站前終日車輛奔馳,是楊梅心臟跳動最有勁道的地方。
位於青山里的幼獅工業區,流動著年輕人的血脈,八百多位青年在這裡圓了創業的夢想。
追溯楊梅鎮的過往會發現,康熙年間,這裡便已經有漢人居住了,漢人與平埔族劃分「土牛溝」為界,溝渠綿延了楊梅北邊,也延續了和平。而乾隆五十年,廣東的「諸協和」墾團來到這裡,則是近代楊梅的開發鼻祖。

Tagged with: ,

About Author

愛台灣

已屆40而不惑之年,希望能夠應用自己的經驗,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心力。 因為本身工作的關係,所以在產品整合行銷,網路行銷,電子商務,業務開發,營運管理,與創意發想等領域,都有所涉獵。 希望透過這些經驗,能夠協助台灣319鄉的在地企業,有效的應用新科技,不只將商品行銷出去,擴大營收規模。同時也可以將人潮引導到在地,進行消費,活化地方經濟。 View all posts by 愛台灣 →

Leave a Comment

Login to your account

Can't remember your Password ?

Register for this site!



Too Short Hint: Use upper and lower case characters, numbers and symbols like !"?$%^&( in your password.